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随处可见。尽管都是塑料,但其实塑料制品之间也有差别。 在塑料制品上,我们通常都能找到一个三角箭头的标志,三角中的塑料从1-7不等,代表的是它们的原料树脂的规格。 不同等级的塑料制品,有着不同的特性和应用场景。我们身边接触到的大部分塑料制品,通常都是不可重复使用的1号PET材质。 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比如长辈们喜欢用的饮料瓶、矿泉水瓶、各种一次性的包装袋、包装盒、塑封等基本都是PET。 这种材料轻巧、无异味,化学性能稳定,气密性强,可直接用于食品包装,是应用最广的饮料包装材料。 市场上的PET塑料品,只要遵守国家标准,在符合存放条件、存放周期的情况下,有害物质的迁移量都需要低于标准量,不会给人体带来健康风险。 需要注意,如果重复使用,或更换盛放的东西,或在不适合的条件下存放,很可能导致本来安全的塑料瓶变得不安全。 1、改变盛放的东西,可能带来安全风险 饮料瓶、矿泉水瓶等在设计生产时主要针对水、碳酸饮料、果汁、茶饮等液体。 如果让它装其他液体,可能会因为液体性质的变化而让有毒物质释放变快、变多。 比如用饮料瓶盛放醋,液体的pH值降低,很可能会让有害物质的迁移量增多。 研究发现,用PET塑料瓶分别装4%的乙酸、10%的乙醇和20%的乙醇时,装乙酸的瓶中的有害物质锑的迁移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种。 2、高温会让饮料瓶变得不安全 PET不耐高温,不能用于承装超过70度的食物或热水。如果承装过热食品就会形变,同时会迁移出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 有人用饮料瓶、矿泉水瓶分装食用油,并放在炉灶周围,这是非常不推荐的。 高温环境会急剧加剧饮料瓶中有害物质的迁移与扩散,带来健康风险。 3、饮料瓶会老化,带来健康风险 瓶装水/饮料都有一个保质期,这个保质期除了是饮品本身风味、品质保存的极限,其实还是塑料瓶本身的保质期。 因为PET本身也会因长时间使用而老化,从而导致有害物质的迁移量增加。#破竹计划#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87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