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沙沃 图:来源网络 中国第一神山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昆仑神泉位于昆仑河北岸的纳赤台,距青海省格尔木90公里,海拔米,是昆仑山中一眼四季不冻的冷泉。昆仑神泉水相传由天宫玉酿琼浆洒落人间幻化而来,有“人间圣水”“冰山甘露”之美誉。除了那赤台兵站小镇,周围没有任何人类的足迹,只有远处的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孤零零的耸立在高原深处的路边。青藏公路与青藏铁路在此穿过,尽管位于高海拔的冷冻区域,但一眼清泉奔涌翻腾,清澈的泉水源源不断与浑浊的雪山水并入溪流。纳赤台是进入昆仑山的第一站,藏语意为“沼泽中的平台”,纳赤台清泉又称不冻泉。五十年代,慕生忠将军率部来到这里,一边修路,一边为一个个无名之地命名,不冻泉就是他起的名字之一。昆仑泉是一泓优良的天然矿泉,泉眼周围用块石砌成外圆内八角形、高一米的泉台,泉口直径1.6米,泉眼水深1米,旁边有一出口。昆仑泉水很旺,日夜不停地向外喷涌,不时翻起层层小浪花,并发出响声。神泉虽处在高寒地区,但一年四季从不会封冻,水温恒定为20℃,即使隆冬时节,四野里冰天雪地,昆仑泉水却从不封冻,依然喷涌不止,成为一大奇观,被奉为神泉。走近神泉,泉眼一大一小相距50米,亭内泉眼中央一股清泉不停向外喷涌,形成一个晶莹透明的蘑菇状,将无数片碧玉般的花瓣抛向四周,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又似无声四溅的碎玉落入一泓清池,然后奔向滔滔的昆仑河。细看时,清泉涌出水面尺许,如同煮沸了的水,不断翻滚。泉眼汩汩地向上泛起白色的水花,四周泛起层层轻轻抖动的微波,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它们是那么地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它们是那么地晶莹,像无数颗璀璨的珍珠,不停地向泉池中倾泻,终年不停地向上翻腾着。晶莹的水花四溅,落在水中,荡起一圈圈涟漪,泉水突突地涌着,洁白的一浪一花带起急湍,在水中荡漾开来,这水那么晶莹,活泼可爱,它在那里不知疲倦地喷一涌着,永不停歇。再看看水面,池里的水清极了,池底的一卵一石,都尽收眼底。传说,当年文成公主一行来到昆仑山下的纳赤台时,山高路遥人畜精疲力竭,人畜只好忍住干渴过夜。次日早上当人们醒来,发现供放佛祖的地方,竟冒出了一眼晶莹的泉水,原来这是释迦佛把山中泉水压了出来,以普渡众生。还有一个传说是创造神凡摩赴昆仑山瑶池之畔的西王母寿宴后归途中,饮兴未艾,信手把樽畅饮西王母馈赠的瑶池琼浆,金樽掷地,琼浆四溢,其乘坐的莲花神龛化为赤台群山,溢出琼浆化为昆仑泉。不冻泉站正西方向是可可西里无人区。天晴时从不冻泉往东北方向望去,在静寂的万古雪野中,可以看到玉珠峰。往东南看,可以看到昆仑山的玉虚峰孤兀雄起,势压万山,造就了冰雪世界特有的自然景观。昆仑山地势高耸,群山连绵起伏,雪峰突兀林立,草原草甸广袤。尤其令人感到奇特的是,这里到处是突兀嶙峋的冰丘和变幻莫测的冰锥,以及终年不化的高原冻土层。冰丘有的高几米,有的高十几米,冰丘下面是永不枯竭的涓涓潜流。一旦冰层揭开,地下水常常喷涌而出,形成喷泉。不冻泉被当地人视为神泉。这里属于常年冻土,每年夏天只是地表的冰融化,草就在这融化的一层土壤里生长。青藏线在这么恶劣的地质条件下施工,可见难度是相当大的。青藏铁路拉格段难度最大控制工程不冻泉特大桥,全长2.95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层最厚,科技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空气最稀薄,条件最恶劣的高原特大桥。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现建有昆仑泉亭,亭内立有昆仑泉碑,泉源上奋,水涌若轮,飘飘悠悠,如泻珠玑。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没昼没夜地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欢呼着,跳跃着,非常壮观。昆仑泉不仅澄澈清冽,晶莹透明,甘甜醇美,清冽甘美,水量巨大,而且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该泉水属低矿化度重碳酸氯化物、钙镁型矿泉水。它喷出地层前,在地下蕴藏潜流达20余年,从周围环境中溶解锶,钙、钾、碳酸氢根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化学元素,为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日暮时分,夕阳的余晖静静洒在仍不知疲倦刷刷翻着一浪一花的泉眼上,显得沉醉而又安谧。水波轻轻荡漾,似乎在演奏着一曲优美的音乐。沉浸在这种略带神秘的意境中,感受着泉水传来的丝丝凉意,迷恋在昆仑泉的世界中,嘴角荡漾起一抹微笑。“大海的浪花靠轻风吹起,生活的浪花靠理想鼓起。”不到高原不知道山河的壮美,不到大海不知道大海的浩瀚,不去航海就看不到明岛暗礁的危险,冲破前进道路上的惊涛骇浪,你就是最美的强者。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69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