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9/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曾家喻户晓的国产品牌,被美国企业收购后,如今下场“惨不忍睹”

推荐语:当年国内市场还没有开放之前,国内诞生了不少优秀的品牌,比如百雀羚、大宝、田七牙膏、中华牙膏等等,这些品牌承载着70、80后年轻时候的记忆。

当时很多国产的优秀品牌,凭借着低廉的售价和超高的品质,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随着国内市场开放后,很多外国巨头纷纷进入,国外品牌巨头们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进入中国市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国产的品牌“收归旗下”,然后再通过原品牌的渠道推广自家的产品。

如此一来,外国企业就能完美地取代国产品牌的位置,从而从中国市场大举“捞金”。

比如曾经火遍国内的国产矿泉水品牌乐百氏矿就是这样被“搞垮”的,当时法国的达能集团,大举收购了乐百氏。乐百氏被收购后逐渐被达能边缘化,而达能却凭借着乐百氏的渠道推出了脉动。

年达能集团又让益力矿泉水停产,另一方面脉动却一路高歌,在年达到了98亿的销售额,如今的乐百氏已经跌入低谷,翻身困难。

和乐百氏有着共同遭遇的还有很多品牌,比如曾经火爆国内的熊猫洗衣粉就是一个典型。

熊猫洗衣粉,它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候国内市场竞争不强,熊猫洗衣粉凭借着售价低廉、好用等特性饱受消费者好评,很快就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市场占有率达到了将近10%。

可是就在这时,来自美国的洗护巨头宝洁想方设法进入中国市场,它的第一个目标就瞄准了熊猫洗衣粉。

当时宝洁和熊猫洗衣粉签订了一个协议,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宝洁方面占六成以上,而且还拥有熊猫洗衣粉品牌50年的使用权。

有了熊猫洗衣粉的配方,宝洁紧接着改变了市场策略,推出了自家的洗衣粉品牌碧浪以及汰渍,而熊猫洗衣粉则慢慢被宝洁边缘化,在市场上逐渐销声匿迹。

在凭借着洗衣粉撬开中国市场之后,宝洁又迅速推出了自己的爆款产品,包括海飞丝、舒肤佳、玉兰油以及帮宝适等洗护品牌。凭借着在中国市场的成功,这家企业也慢慢壮大。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宝洁去年营收达到了亿元人民币,在我国的日化用品市场上占据了绝对的领导优势。

事实上,我们很多优秀的国产品牌,往往都是这样被外国企业“挤出市场”的。我们不妨试着想象一下,如果当时熊猫洗衣粉的管理层没有答应宝洁方面的“金钱诱惑”,拒绝和外国企业合作,那么现在是不是另一番光景了?

所以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导致很多国产品牌“丢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企业的高层缺乏长远的战略意识,才导致今天这样的局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7679.html
------分隔线----------------------------